重庆市算力网络发展“算力山城 强算赋能”行动计划(2023-2025年)解读
2023年12月7日,重庆市通信管理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七部门联合发布《重庆市算力网络发展“算力山城 强算赋能”行动计划(2023-2025年)》(渝通信联〔2023〕14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就《行动计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行动计划》编制的背景是什么?
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当下,以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为代表的综合算力以成为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和“助推器”。面向未来,算力网络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步入承上启下的中期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迎来收官,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在重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建设为重庆算力网络发展提供新机遇,数字重庆建设为重庆算力网络发展提供新动能,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对重庆算力网络提出新需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重庆智能算力发展创造有力条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亟需从政策层面加以统筹引导,推动全市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建设。
二、《行动计划》指导思想是什么?
《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定位,把握数字重庆建设契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动重庆算力网络高质量发展。
三、《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什么?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算力多元、智算突出、互联互通、弹性调度、存储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算力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全局性、系统性算力网络监管机制,算力网络生态不断完善,赋能效应加速释放,打造全国算网融合发展高地。
算力方面,重庆数据中心集群规模稳步提升,边缘计算节点布局不断深入,算力规模超过10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的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基础电信企业45%),大型智能计算中心达到8个,全市云边端协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运力方面,算力设施间网络传输效率持续提升,全光调度节点占比达到80%,算力灵活调度的网络传输过程IPv6分段路由(SRv6)使用占比达到80%。用户入算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100%,算力灵活接入(OSU)节点占比达到70%。基本实现主城都市区内算力设施间网络时延不高于1ms、全市算力设施间网络时延不高于3ms。
存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50 EB(艾字节),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构建安全可信、绿色节能为核心的数据存力基础设施,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
应用赋能方面,算力普惠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算力网络应用创新数达到60个,在工业、交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算力网络优秀应用案例。
四、《行动计划》对重庆算力网络发展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结合重庆实际,部署了稳步提升重庆数据中心集群规模、推动算力设施多元发展、加快边缘算力设施建设、优化算力高效运载质量、提升算力设施间网络能力、提升算力接入网络能力、探索算力协同调度机制、构建基于先进存储的存力设施、加强容灾备份存力设施建设、推动存算网协同发展、提升算力普惠服务水平、赋能数字重庆建设、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升算力碳效水平、提升算力设施绿色用能水平、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算力网络平稳运行20项重点工作。
五、《行动计划》保障措施重点有哪些?
《行动计划》针对20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撑、强化监测分析、完善要素保障、营造良好氛围5项本地化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