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参观城口县革命史展览有感 ——退休支部何国荣

发布时间:2020-10-12 16:56

在迎接中国71岁周年华诞和第七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重庆市通信管理局机关党委组织退休支部4名党员远赴重庆市城口县参观了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城口红军村、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瞻仰了城口苏维埃政权纪念碑。一系列的参观,不仅对城口县的革命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当年城口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甚为感慨。

首先,在1929年4月至1931年5月短短的三年间,在王维舟、李家俊、唐柏壮等共产党员组织下,连续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从固军坝起义,历经攻克双河场、田坝、周溪,及至两次攻占城口县城,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三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四川军阀的反革命气焰。创建了川东游击根据地和城万红军。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城口人民的革命热情,为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川东游击军立即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改编为红三十三军,正式加入了红四方面军。之后,红三十三军派遣红军干部积极参加地方政权的建设:建立了党的县委、区委及乡党支部,并在全县6个区、23个乡、80多个村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口红区由此诞生。

作为方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红三十三军参加了反敌六路围攻战斗、陕南战役、及四方面军在城万地区的多次战斗。最后,在独立担负掩护方面军军部机关长征北上任务后,因损失严重而于1936年撤销番号,编入红五军。

回顾城口的革命历史,一个只有五万多人口的苏区,就有五千多人参加革命。这个数字想来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并且,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各级红色政权之健全,说明了党的工作在这个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充分的贯彻。

过去,本人只知道通(江)、南(江)、巴(中)苏区。此次参观后,才知道城口革命对川东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许,川东游击军及改编后的红三十三军存在时间太短,因而少有人提及,甚至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是,城口人民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不应被遗忘。中国革命史中应该为他们重书一笔。我们在纪念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烈士和纪念“打枪坝血案”杨闇公烈士的同时,也应该记住城口革命中牺牲的李家俊烈士及更多的死难烈士。

参观归来,感触颇深。千言万语,不一而足。在次,仅以此观后感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