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 | 高槐:扎根工艺一线推陈出新 助推齿轮机床上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5-05-16 18:17 来源:重庆制造

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总监、产品中心主任高槐获得“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机床集团”)生产总监、产品中心主任高槐扎根“工业母机”制造领域,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担当。曾先后荣获机床集团优秀管理工作者、重庆机电集团“首席工程师(工艺)奖”、重庆机电集团“首席质量师”、重庆市巴南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厚积薄发铸就工艺创新标杆

深耕机床工艺流程的高槐,始终秉持“工艺是制造之魂”的理念,在箱体类、轴类、齿轮类等关键零部件的工艺创新领域建立起系统化技术体系。他结合国家项目及国家提出的“产业战略备份基地”,全面主持和推进公司制造技术水平提升工程,提出“设备精化+工匠”的方法,开展高速主轴国产化并实现小批量应用,推进磨齿机的高精度、高速加工工艺保证能力建设,刀架主轴和小托架的同轴度达到0.005mm以内,刀架主轴转速提升至10000r/min以上,转速、可靠性提升取得显著效果,磨齿机销售收入增长近10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面推进工艺流程变革,实施工序前移等措施,有效缩短产品产出周期20%。

敢于突破实现国产进口替代

高槐突破传统工艺局限,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用户工艺需求进行技术攻关,带领团队深入用户现场,潜心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突破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件内齿圈传统加工工艺,掌握了内齿圈齿向修形、圆柱形车齿刀切削算法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为公司成功自主研发Y8030CNC数控车齿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该产品精加工精度达国家标准5-6级(GB/T 10095.1-2008),加工效率是插齿机的5-8倍,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精密减速器等高精密齿轮加工行业,可完全实现进口替代。他还带领团队突破了高精度静压轴承、高精度双蜗杆蜗轮副及工作台静压轴承支承技术,助力公司研制了国内首台YD31125大型精密高效数控滚齿机,可实现工作台无间隙传动,适用于高速涂层滚刀硬质合金刀片滚刀的高效加工,整机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可完全实现进口替代,机床精加工精度达国家标准6-7级(GB/T 10095.1-2008),广泛适用于大型舰船精密传动系统、风电增速箱、超高速列车传动系统、大型天文望远镜、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等行业齿轮加工。

勇攀高峰攻克重大专项课题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精度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箱体类零件柔性制造系统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研发中,作为项目组副组长的高槐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及统筹能力。在长达四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高精度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箱体类零件加工柔性制造系统需实现7种以上箱体类零件混流制造,总产能不低于1500件/月,4种以上工艺路线并行的难题,从坯件的成形方式、尺寸精度、粗加工尺寸及精度控制、线上加工的工艺路线的选择、工艺参数的匹配、节拍等方面展开与柔性制造系统相适应的研究;最终实现了箱体零件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多批量生产、多品种多批量生产的稳定产出,为高精度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箱体类零件加工柔性制造工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二十余年的工作期间,还参与了机床集团承担的其他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及重大新产品开发,特别是在高精度箱体内零件加工及产品工艺制造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