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电信普遍服务 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2025年是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实施10周年。从4G到5G,从百兆到千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重庆农村信息通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市农村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从2015年初的77万户猛增到现在近450万户,移动电信用户从2600万户增长到4500万户。十年间,电信普遍服务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助民乐,从申报到建设,从选址到开通,从信息网络孤岛到便捷畅通,十年里将民生基站铺满巴山渝水,用科技力量为偏远农村地区架起一座座致富桥梁。
深山基站,信息孤岛变数字绿洲
重庆地势起伏、山脉环抱、落差明显,极易阻隔基站信号。在平均海拔1200米酉阳县腴地乡丰家村,海拔1700米云阳县上坝乡生基村,都因地形在山坳村落形成一座座信息孤岛。山高林密、阡陌纵横又给基站建设带来困难,施工人员往往需要用肩扛手抬将设施设备运送至山巅。
2020年的云阳上坝乡生基村5组,山顶土路泥泞,车辆打滑,只能徒步攀爬。电信普遍服务建设队员在村支书带领下,沿着崎岖山路前行选址,组长丁维学手持砍刀,带领大家披荆斩棘,历时50多分钟接近山顶。2021年4月17日,生基村基站开通,村民们围在工程车旁与远方亲人通话。宽带同步安装到户,摄像头到位,信息时代的大门正式打开。丁维学的儿子回乡创业,将农产品搬上网络平台,让山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开通电信普遍服务基站3033个,其中约五分之一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山,位于巫溪五新村大官山瞭望塔海拔达到2500米。
产业帮扶,科技创新助兴农增收
推动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正成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关键力量。电信普遍服务基站的建成投用,打破了乡村信息壁垒,为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展插上了“数字翅膀”。
在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通信塔下脐橙香”,偏远山村信号通达后,开启了智慧农业新模式,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畅通、实时的信息渠道,依托农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种植、采摘、销售等数字化管控,将农业信息化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将农业生产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种植脐橙比传统生产模式增收35%以上,并依托电商直播迈向更广阔市场。
在城口县咸宜乡中六村,电信普遍服务架起信息高速路,将“智慧农业”全面融入生猪养殖,建立“智慧养猪+以销代养”模式,实现产值300万元。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信息通信促增收致富,“智慧茶叶”“智慧山地鸡”等一批项目在全市8000余个行政村遍地开花。
创新业态,数字流量变发展增量
电信普遍服务改变城乡数字鸿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改变乡村生产要素分配的关键变量。
彭水县走马乡沙田村4G网络开通后,两位女大学生回村通过抖音直播分享她们陪伴独居的爷爷及其他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并以淳朴的农家饮食和土特产为主题材,实现年农产品带货量破百万,既充分宣扬了乡土人情,又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降费提速,网络服务惠民生三农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通信人信守不渝。
十年来,重庆市信息通信业以行动践行“人民邮电”初心,用实干肩负“网络强国”使命。一支支先锋队、突击队活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顺利完成了7批次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行业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在33个区县2000余个行政村建设电信普遍服务基站。
随着数字乡村网络发展“五提升一补盲”行动同步实施,重庆市信息通信行业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涉农信息化应用水平、网络运行维护质量、公共服务和数字化治理网络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无覆盖弱覆盖点位逐年减少。基站建成后,信息通信行业还针对性推出多项资费优惠,通过专属优惠套餐、赠送话费终端等方式,切实降低农村用户资费负担,提高用户4G使用意愿,惠及用户超过30万户,优惠金额超亿元,努力让群众用得上。为保障汛期期间等通信畅通,行业组建专班,冲锋一线连续奋战抢修抢通,力争最短时间恢复通信,坚持让村民用得好。
接下来,重庆市信息通信行业将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巩固优化农村地区通信网络质量与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劲,以“电信普遍服务”为笔,不断绘就巴渝和美乡村通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