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5G发牌5周年|重庆市信息通信业提“质”发展
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底座

发布时间:2024-06-26 15:05

在长安汽车重庆厂区,5G驱动智能制造,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能;在解放碑地下环道,5G+北斗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实现卫星信号盲区覆盖,实现车辆定位导航与车流分流引导;在重庆市大足区,“5G+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对本区域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的帮扶和覆盖.....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5G商用牌照,5G建设加速推进。5年后的今天,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重庆市信息通信业作为我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持续在5G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力,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底座,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G稳步推进,完善政策环境

5G商用以来,我市抢抓5G发展机遇,获批全国首批5G规模组网和应用示范城市,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规范,为5G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5G规划方面,先后发布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通信专业规划、加快推动5G发展行动计划、重庆市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发推进5G通信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接续实施“畅连山城 信号升格”行动,联合市级部门推进5G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协同建设,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5G融合应用方面,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加快5G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

5G提质发展,夯实数字底座

从“3G”突破“4G”同步“5G”引领,信息通信不仅架设承载网络,也在构建数字经济的发展底座。秉承“适度超前”原则,截至目前,我市5G建设发展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31个。已实现城区5G网络广覆盖,重点区域5G网络深度覆盖,农村地区行政村5G网络100%通达。全市5G移动用户累计达2118万户,5G移动用户普及率达65.9%。重庆连续两年在全国重点场所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中获评“卓越城市”。在构建5G精品网络的同时,我市重点聚焦基站设备、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积极引导企业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重点设施绿色升级,全市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近27%。

5G纵深拓展,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5G应用从0到1、从1到N,5G发展已正式进入产业升级、融合演进的“下半场”,正以强大的网络连接能力,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升级,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目前,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全市累计建成5G虚拟专网800余个。在5G+车联网方面,依托重庆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搭建全国首个5G车联网外场性能测试场景,已建成5G+北斗高精度定位、L2+I4高级别自动驾驶等三大类32小类车联网直连场景。在5G+智慧物流方面,建设了国内首个智慧物流的L4+I4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云控平台。在5G+智慧农业方面,利用5G技术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无人果园和鱼菜共生AI工厂。在5G+文化旅游方面,建成全国首个5G智慧步行街,打造了长江索道、奉节白帝城等一批5G+VR超感景区。以点带面加快5G应用规模复制,广泛征集典型应用案例,多个项目获得全国奖项,挖掘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5G应用解决方案。

5G向新演进,共促生态繁荣

5G-A是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是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底座,我市分场景、分业务、有步骤推进5G-A网络演进。在南岸区南滨路部署5G-A基站,首次引入3CC(三载波聚合)技术,大幅提升5G上下行能力,为2024重庆马拉松赛提供高速移动网络接入保障。在万州区新田港航运中心枢纽部署完成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建立对航运中心周边环境的立体化、多维度、全方位探测感知体系。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部署完成5G-A基站,实现了对周边环境低成本、无盲区、全天候的动态感知。此外,积极支持企业围绕万兆泛在体验、超能绿色低碳等场景在重庆西站、重庆江北机场等地开展技术验证。5G-A网络部署与应用在重庆全面启动,将在带来极致网络体验的同时,也将打造更多新连接、新服务、新场景、新体验,在更广阔的数字化领域创造全新商业价值。

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的交汇点,我市信息通信业在标准制定、网络建设、产业发展、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面向未来,全行业将继续推动5G深入为数字经济注智赋能,为智慧生活和数字经济带来更多可能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